顯示具有 【Ubuntu】 標籤的文章。 顯示所有文章
顯示具有 【Ubuntu】 標籤的文章。 顯示所有文章

2009年9月8日

【Ubuntu】apt與dpkg指令介紹

參考網站:
http://www.builder.com.cn/2007/0913/503407.shtml
http://tw.myblog.yahoo.com/naphtali.tw/article?mid=65

ubuntu下apt-get 命令參數


  常用的APT命令參數


  apt-cache search package 搜尋cache內的檔案


  apt-cache show package 獲取軟體資訊,如說明、大小、版本等


  sudo apt-get install package 安裝package


  sudo apt-get install package - - reinstall 重新安裝package


  sudo apt-get -f install 修復安裝"-f = ――fix-missing"


  sudo apt-get remove package 删除包


  sudo apt-get remove package - - purge 删除包,包括删除配置文件等


  sudo apt-get update 更新source.list


  sudo apt-get upgrade 更新已安裝的package


  sudo apt-get dist-upgrade 升級系統


  sudo apt-get dselect-upgrade 使用 dselect 升級


  apt-cache depends package 查看依賴性


  apt-cache rdepends package 查看被哪些package依賴


  sudo apt-get build-dep package 安裝相關的編譯環境


  apt-get source package 下載該package的原代碼


  sudo apt-get clean && sudo apt-get autoclean 清理無用的package


  sudo apt-get check 檢查是否有損壞



Debian,以及基于 Debian 的系統,如 Ubuntu 等,所使用的包格式為 deb。以下為操作 deb 包的常用 Dpkg 指令表,供初學的朋友參考。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命令


作用


dpkg -i package.deb


安裝包


dpkg -r package


刪除包


dpkg -P package


刪除包(包括配置文件)


dpkg -L package


列出與該包關聯的文件


dpkg -l package


顯示該包的版本


dpkg –unpack package.deb


解開 deb 包的內容


dpkg -S keyword


搜索所屬的包內容


dpkg -l


列出當前已安裝的包


dpkg -c package.deb


列出 deb 包的內容


dpkg –configure package


配置包


注意:更多選項可通過 dpkg -h 查詢,有些指令需要超級用戶權限才能執行。

2009年8月1日

【Ubuntu】Ubuntu 9.04 VNC 遠端畫面不刷新

今天在用xrdp時順便測試vnc發現的奇怪現象

並找到這篇:
http://sntc06.pixnet.net/blog/post/24187572

原來是用了compize 的關係

裡面提出了幾個解決方法

但是我都沒用

因為並不打算拿Ubuntu Desktop版本當server

自然也不用遠端管理啦

不過還是紀錄一下

說不定以後會遇到 ^_^

【Linux】PuTTY Connect to CentOS5.3、Ubuntu 亂碼

最主要還是因為新版Linux編碼預設都是使用UTF-8

這也剛好符合我的需求

但putty預設編碼為big5

所以會有亂碼存在

解決方法有兩種

一種是更改linux系統編碼為big5

另外一種就是更改putty連線編碼為utf-8

當然是推薦第二種摟!

以下轉貼自:
http://www.wretch.cc/blog/nidgetgod/6561431

PuTTY 官方網站:PuTTY: A Free Telnet/SSH Client


中文亂碼解決辦法:


開啟 PuTTY -->左側選單 Window-->Translation-->Received data assumed to be in which character set-->改為『UTF-8』


最後左側選單的 Session-->Saved Sessions-->輸入你喜歡的名稱,例:Ubuntu-->按 Save 儲存


如此就不需要每次連線都去修改。

2009年7月17日

Linux Console 解析度調整


以下轉貼自:

http://khwu.tw/node/25



修改開機管理程式設定值,使得Linux Console下 的解析度提高。 GRUB:


    vi /boot/grub/menu.lst

以我的menu.lst為例,在 kernel /boot/vmlinuz-2.6.18-1.2868.fc6 ro root=LABEL=/ rhgb quiet 行末加上 vga=xxx,其中xxx為下表所示的參數值。 修改後看起來像這樣


    kernel /boot/vmlinuz-2.6.18-1.2868.fc6 ro root=LABEL=/ rhgb quiet vga=792

存檔後重新啟動電腦,即可見到效果。 LILO:


    vi /etc/lilo.conf

直接找空位加入設定 vga=792,存檔後重新啟動電腦,即可見到效果。 對照表:


Colours   640x400 640x480 800x600 1024x768 1152x864 1280x1024
--------+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4 bits | ? ? 770 ? ? ?
8 bits | 768 769 771 773 353 775
15 bits | ? 784 787 790 354 793
16 bits | ? 758 788 791 355 794
24 bits | ? 786 789 792 ? 795
32 bits | ? ? ? ? 356 ?
Colours 1600x1200
--------+---------
4 bits | ?
8 bits | 796
15 bits | 797
16 bits | 798
24 bits | 799
32 bits |

2009年7月11日

Linux 修改終端機介面 ls 的顯示顏色

以下轉貼至


http://blog.bestlong.idv.tw/2005/10/27/89





經常在 Linux shell 環境下使用 telnet, ssh …等等的終端機程式來連上主機作業的人。對於支援顏色顯示的使用者友善的方便功能,大大的提升可讀性。不過對預設的顏色想必每個人都會有不滿意的地方。以 ls 的顯示狀況來說,對目錄的深藍色在黑色背景下讀起來就相當的吃力。為了保護視力,當然就要調校一番。



先用 set 查了一下環境設定,知道設定的資料是在 /etc/DIR_COLORS.xterm 檔案中

用 vim 來編輯,修改其中 DIR 01;34 的 directory 項目設定。檔案中的注解有簡單的顏色說明,例如 01=bold 設為粗體,而 34=blue 是設為藍色。所以就依據個人喜好來選定顏色修改後存檔。然後重新連接就會看到改變後的效果。


如果不希望一個一個修改測試,可以用下面的一個 bash shell Script 來顯示以便挑選



#!/bin/bash

# Display ANSI colours.

#tiff 01;35

esc="\033["

echo -n " _ _ _ _ _40 _ _ _ 41_ _ _ _42 _ _ _ 43"

echo "_ _ _ 44_ _ _ _45 _ _ _ 46_ _ _ _47 _"

for fore in 30 31 32 33 34 35 36 37; do

line1="$fore  "

line2="    "

for back in 40 41 42 43 44 45 46 47; do

line1="${line1}${esc}${back};${fore}m Normal  ${esc}0m"

line2="${line2}${esc}${back};${fore};1m Bold    ${esc}0m"

done

echo -e "$line1\n$line2"

done



儲存成 display_ANSI_colors.sh 然後修改檔案屬性


$ chmod +x display_ANSI_colors.sh


執行檢視結果


$ ./display_ANSI_colors.sh


這樣是不是就方便許多。


以上的測試環境 Server 為 Linux Fedora Core 3 而 Client 為 WinXP 使用 PieTTY 連線。

2008年5月3日

【Ubuntu】安裝Apache2 + PHP5 + MySQL + phpMyAdmin

安裝MySQL-Server

$ sudo apt-get install mysql-server



安裝Apache HTTP Server

$ sudo apt-get install apache2



安裝PHP for Apache HTTP Server

$ sudo apt-get install php5



安裝MySQL for Apache HTTP Server

$ sudo apt-get install libapache2-mod-auth-mysql

$ sudo apt-get install php5-mysql




<h3>安裝phpMyAdmin
$ sudo apt-get install phpmyadmin

裝完後必須先新增一個mysql的帳號
$ mysqladmin -u root password [密碼]




PS.

</h3>


  • 這裡新增的root跟系統的root是不同的,如果遺漏第二個步驟會發生錯誤 => #1045 - Access denied for user 'root'@'localhost' (using password: YES)

  • 安裝完畢後套件會自動在/var/www下建立連結,網址列輸入http://127.0.0.1/phpmyadmin即可進入









資料庫預設目錄:/var/lib/mysql

網頁預設目錄:/var/www

Apache設定檔:/etc/apache2/apache2.conf

2007年12月4日

【Ubuntu】在Ubuntu上使用msn

請參考這篇:

http://blog.pixnet.net/windclara/post/11380909



使用之後果然好用阿!

和Windows上的差沒多少

唯一差別在於沒有群組分類了!

真是不習慣阿

這樣要找朋友都要一個一個的看

很累人呢>___<





以下為原文的安裝方法^^



安裝方法:

開啟終端機

輸入「sudo apt-get install amsn」



不過剛安裝好時,因為amsn本身是用tcl/tk設計的,tcl/tk並未支援中文

且整個字形超醜....

本來的方法滿複雜的

不過有好心的人做出懶人包一fixamsn



下載好後,在開啟終端機

輸入「bash fixamsn.sh」

經過約6、7分鐘的更新後

即可開始使用amsn !

【Ubuntu】PPPoe上網怪問題

雖然不是第一次聽見Ubuntu這個名詞

但是今天卻是第一次見到近期吵的沸沸揚揚的Linux作業系統

本來灌好要開開心心的把3D特效全開

結果突然發現無法上網!

我的媽呀,這問題可大條了

沒有網路等於跟這世界隔絕啦!

搞了好大半天

輸入 sudo pppoeconf 說沒網路就是沒網路

連讓我輸入帳號密碼的機會都沒有

重灌了不下數百次,在我灰心之餘

看見了一道曙光~~~

要先輸入 sudo dhclient eth0

再輸入 sudo pppoeconf

天阿!果然突然偵測到網路了ㄟ

感動到差點想從一樓跳到四樓(.........)

後來好好省思之後

感覺是我Linux還太嫩了

竟然連小小的上網問題把我搞得一個頭幾百個大= =.....


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


2008/04/15

補充

最近發現這跟灌winXP + Ubuntu ( + PCI 網卡 ?)有關

只要進入winXP後Ubuntu就無法上網

解決方法:

將電腦關機後把電源線拔掉約30秒~一分鐘

即可解決